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宦官时代,这三次宦官走上历史的前端,用他们的方式干涉国家的根本。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鉴于宦官曾经造成的危害,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的第十七年,在皇宫中立了一块三尺多高的碑,上面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朝政,御者斩”。同时,还规定宦官不得担任文武官,不准读书写字。朱元璋试图以自己的一言一文约束后世的子孙,远离宦官。
不料,从他的儿子朱棣当政时开始,宦官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朝堂,并使明朝成为了历史上宦官为患最严重的朝代。
明朝与宦官的关系,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对宦官的依赖性就更强了,皇帝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宦官则是权力的使用者。
明熹宗朱由校与魏忠贤之间就是这种模式,熹宗朱由校和诸多不务正业的明皇帝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爱好,木匠。
或许是受万历朝大兴土木耳濡目染的影响,也可能是自幼得不到爷爷欢心,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的朱由校,对建筑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建造房屋与木工,油漆工艺,雕刻方面,朱由校显示出极高的天赋和聪明才智,巧匠不能及。
据史书记载,熹宗在位时期,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功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
朱由校,几乎完全沉浸在他自己木匠工艺之中,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将其注意力从木工活中转移来的事情的话,那就,只有被朱由校视若亲母的乳母客氏了。
18岁的客氏,入宫成为皇孙朱由校的乳母,33岁时,年仅15岁的朱由校继位。
朱由校继位后,将魏忠贤与客氏封为“对食”。传说,魏忠贤未净身干净,所以自从攀上了客氏,魏忠贤便开始飞黄腾达。
魏忠贤,没上过一天学,入宫之后仍然是目不识丁,从心机上来说,热情豪爽的他,与那些奸滑太监的相处过程中,获得的评价竟是一个“憨”字。从野心上来说,他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在成年之后自宫,只不过是希望能丰衣足食,令妻女衣食无忧而已。
正是由于,没有学识,心机和野心,他才会甘心情愿的守在当时,颇不受宠的朱由校及其母亲身边,才能在朱由校登上帝位之后,成为熹宗最信赖的人。
魏忠贤,一跃成了整个朝堂真正的主宰,更出乎意料的是,他竟成为了熹宗一朝个人崇拜的对象,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朝廷内外众多的官僚,掀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的活动。
就连边防大将袁崇焕在形势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从众跟风向魏忠贤低头,可见此时的大明朝堂的混乱。
此时与阉党死命抗争的,便是东林书院的代表人物,东林党人在腐朽的大明时期,颇得民心,给乌烟瘴气的王朝带来了一缕清风。
天启初年,扶持明熹宗继位有功的东林党人,是有机会成为主持朝政的主要力量,然而,他们没有拿到行之有效的治国方案,又对阉党缺乏警惕,一步之错,功亏一篑。另外他们对党同伐异的过分关注,也是错失挽救大明的重要原因。
魏忠贤当权仅仅7年,已经足够把明朝的根基全部挖空。然而大明王朝的绝境,并非单纯的宦官祸乱朝纲而至,朝堂中的大臣们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说明朝十六帝中提到,明代的太监无论如何专权,对于皇帝本人却是无条件的服从。相比较,汉唐时代的宦官动辄杀死皇帝。魏忠贤的专权,充其量是滥用了皇帝的授权而已,手握宦官生杀大权的皇帝,把大明王朝带入死角。
毕竟魏忠贤只是朱由校的一个守门人,没有皇帝朱由校的支持,魏忠贤什么都不是。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后,薨逝,17岁的皇弟朱由检继位,令魏忠贤自缢。
亲爱的读者们,关于这篇文章,您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您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如果喜欢此种类型的故事,请关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