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专家发现9000年前的巨型陷阱,在石器时代人类就掌握了几何学

在中亚和西亚的沙漠地区,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建筑遗迹,它们被称为“沙漠风筝”,因为它们从高空俯瞰形似风筝。它们是古代人类用来捕猎野生动物的大型陷阱,由两道或多道绵延数公里的石墙组成。最近,在约旦发现了一处距今约9000年的人类仪式遗迹,其中包含两块绘有人物形象和“沙漠风筝”等图案的石碑。这些石碑上刻画的平面图显示出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就掌握了几何学。

“沙漠风筝”的历史

“沙漠风筝”这个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法国和英国的军事飞行员飞越中东上空时第一次发现了这种奇怪建筑群。但是直到1952年,俄罗斯考古学家谢尔盖·托尔斯泰才在中亚乌斯秋尔特高原上发现了第一个“沙漠风筝”。他用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确定了它们的年代,发现其中一些可能有2000多年的历史。他还发现当地游牧民族可能直到20世纪中期之前一直用它们作为狩猎工具。

“沙漠风筝”的功能

那么,“沙漠风筝”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沙漠风筝”是利用社会合作和生态意识设计、建造和使用的巨大捕猎陷阱。它们主要用来捕捉赛加羚羊等迁徙的有蹄动物。当这些动物在夏末成群结队地穿越荒漠时,古人类就会以大团队的方式将它们赶入这些狭窄的V字形围场,然后再杀死作为食物。这些动物的兽皮、兽肉和兽角也构成了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丝绸之路网络在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进行贸易贩售。
“沙漠风筝”的意义

“沙漠风筝”不仅是古代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遗产。它们证明了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就掌握了几何学。这一点从约旦发现的两块石碑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图案不仅精确而复杂,而且还具有美学意义。考古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古人类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设施。
“沙漠风筝”的保护

如今,“沙漠风筝”面临着许多威胁,包括偷猎、盗掘、开垦、建设等。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和文化遗产,科学家们提出了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共同拥有的乌斯秋尔特高原扩展为一个跨国自然保护区,并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地位的计划。他们希望通过多边合作、统一的土地管理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以让我们永续考古研究,更加认识这个地区的生态,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是如何与这里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