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陶渊明已成为文化符号,浅谈魏晋风度,历代文人追求的目标

从陶渊明的作品来看,有四类第一类、山水诗。寄寓很多佛家道家思想,可以看出陶渊明对东晋贵族们无原则的倾轧是深恶痛绝的。第二类、田园作品。初中高中语文课本里选的基本就是这些类型。但课本选的只是陶渊明这类作品的一小部分,其实,陶的田园作品里有很多描写生活艰苦但矢志不渝的文字,如写蝗灾带来的歉收,火灾带来的损失。饥寒交迫被迫去朋友家讨粮(饥来驱我去,惶惶欲何之),还有和心灵简朴的农民相处的愉快(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第三类、咏怀诗。这一类类似阮籍的《咏怀诗》,寄寓心中的苦闷,寄托自己的理想。比如“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第四类、政治抒情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第六),以及其他作品。可以看出陶渊明的政治抱负,可以说在这类诗里,他类似鲍照,只是写的比较含蓄。

另外,《闲情赋》明显继承屈原的美人香草传统,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化身做一位朝思暮想的绝世美女。辗转反侧追求(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后面还有愿意做美女的梳子,席子,鞋子,腰带之美。这篇《闲情赋》和《离骚》《洛神赋》《美人赋》等等思想手法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早就不是一个具象的人了,而是有文化意义的符号,是后代世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也象征了一种人格高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高地上开垦,向往自由和正直。

魏晋风度是从文学角度提炼出来的概念,跟社会风气没有太大的关联。魏晋风度≠魏晋风气,它是经过了取精去糟留下来的,是文人群体在仕途不顺,生活艰苦的人生境遇,天灾人祸不断的乱世中的以退为进的态度,并不包括身在高位不做实事之类的。

现代文学把魏晋风度概括为“颖悟,旷达,直率”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追求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同时也在反抗汉儒的名教,追求个性化,这在文学上的表现非常明显。在中古时期无疑是进步且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从不是一蹴而就,人的思想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没有魏晋时期的觉醒,哪有现代文明的曙光。

魏晋风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史文学史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有多混乱,多黑暗。但正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才催生了思想文化的灿烂,正如宗白华先生的话:“魏晋时期,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觉醒二字是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侧面,是中国的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大家其实不用因为不喜欢魏晋的风气,而对魏晋风度口诛笔伐,暂且不说那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魏晋风度本就是后人总结的,取精去糟的,思想文化史的一个概念。

魏晋名士对自身情感的那种宣泄和表达,真的很让人感动。就比如嵇康对钟会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还有为了不做司马氏官员而大醉数月的阮籍,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下场如何吗?只不过是以自己的疯狂对抗这个混乱的社会吧。所以这样的精神我不说推崇,至少也是赞美。总结起来,理解魏晋风度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它文化思想史概念,是指特定的精神内涵。2.是后人总结,补充的,已经历了取精去糟。3.以历时的观点去看,魏晋时期的精神风貌确实影响深远。4.是乱世的产物。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