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相学 > 正文

司马昭背负弑君罪名,为何只是处死成济,却放过贾充呢?

公元260年,司马昭弑君。史书上写的,曹髦被杀当时,司马昭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司马昭大惊失色,当即痛哭流涕,边哭边说,天下人该如何议论他。我觉得这个记载还是很真实的,司马昭一点不心疼曹髦的死,而是担心起了自己的名声。司马昭篡位只是时间问题,原本进程里再等个两三年左右就可以篡位了,当时人家都要称晋公,加九锡了,没必要去计划杀个皇帝以至于影响自己称帝的时间和计划,等称帝后对之前的废帝怎么弄都行。

主要当时曹髦冲出皇宫杀司马昭的这个计划是早已经是被人告诉给了司马昭,然后司马昭也派了几波人去拦,但是前几波没拦住是没想到的,最后被贾充带着成济拦住了,可是被当街杀了这个绝对不是计划中的,毕竟当街杀皇帝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是相当炸裂的。起码在曹髦冲出皇宫的那一刻,司马昭绝没有想直接杀曹髦的意思。

司马昭杀曹髦是意外事件 ,本来司马昭知道曹髦要杀他后,派了好几拨人去拦着的,没想真杀,起码不会在大街上真杀掉,结果贾充一来喊了几句,成济脑子一热,为了自以为的富贵直接当街杀了曹髦。事后司马昭也问了这件事的解决方法,有人说要把贾充杀了才行,但是贾充是士族而且和司马家密不可分(后来的贾南风就是贾充的女儿),司马昭不可能把最支持他的人杀了,所以成济就成了替死鬼(在司马昭眼里:毕竟是成济动的手,和贾充没关系)。

司马昭也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如果贾充被处死,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反抗,从而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动荡。此外,贾充是当时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去世可能会对晋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不利影响。司马昭不杀贾充以谢罪天下人,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的决策不仅考虑到了贾充个人的情况,也考虑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以及自己的政治利益。这个决策虽然有一些争议,但可以说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弑君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比起冒着自己的政治地位不稳的危险杀了贾充来给那些读书的一个交代,不如推出个成济来保护自己重要的政治资源贾充。如果得罪所谓的天下读书人会让自己的地位不稳,司马懿的地位早不稳了,归根结底当时的政治是士族把控,不是什么学过儒学的。对于司马昭来说,这个君可有可无,只是君无的方式不能是在大街上而已,但是贾充不行,贾充对他司马昭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果他杀了贾充,这将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反对,这对于他的政治生涯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贾充是司马家非常信任的重臣,比如司马师掌权的时候,带兵征讨毋丘俭和文钦叛乱,后来司马师病重,需要班师回朝托付后事,让贾充留下来督军。司马昭要回洛阳接管司马师留下的权力,留下来人的还是贾充。司马昭老的时候,把儿子司马炎叫来,然后指着贾充,告诉司马炎,以后让他来辅佐你。贾充是深受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信任的心腹重臣,是那种可以把兵权军事托付,可以把身后事托付的心腹。

贾充是当时的大将军,他的权力和影响力非常大。如果司马昭杀了贾充,这将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反对,这对于司马昭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种人,不是可以随便一刀杀了,不是可以扔出去当炮灰来背锅的,就因为司马家班底远远没有曹家那么雄厚,这等忠臣是杀一个少一个。

分享至:

相学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